快樂的10月天 Part 2-海生館

10/7吃完早餐  便驅車前往海生館
路上  孩子們笑著  吃著  開心著
抵達海生館後  孩子們的爹先去買門票
我則是帶著孩子們到紀念品區等著
一看到滿山滿谷的海洋動物玩具
孩子們都瘋了  尤其是還無法自我控制的安安
更像是雙腳黏在店裡了
總是要一直哄騙或直接抱走
才能安撫他什麼都想買的需求
 
進入海生館後  迎接我們的是一群小孩子開心地在水池裡戲水的歡樂
陸續帶著孩子參觀世界水域, 珊瑚王國及台灣水域館
我用最簡單的字彙  向孩子們解說魚名及生態
一天下來  孩子們開心地表演各種魚游水及企鵝走路的樣子
樣子可愛極了 
 
逛完海生館後  已是下午3點了
孩子們一上車不到1分鐘立即躺平睡覺
看來"耗電"得很徹底  是該"充電"了
前往南投的路上  是這兩天最安靜的路段呢

快樂的10月天 Part 1-中山大學

好久都沒有像這次這樣連續3天出去玩了
而且是帶著兩隻小娃兒從台北一路開至高雄及屏東
一路上  怎麼樣在車上照顧小孩  變成我主要挑戰的事
糖果  點心  CD  玩具 自然是不可少的
否則10幾個小時的車程  孩子們可是會受不了而哭鬧的
 
10/6   一早從新店出發  到板橋接公婆
行至南投時  已經是中午時分了
擔心孩子們太累  於是決定先至南投懇親
約莫下午2點懇完親  繼續未完的行程
一路上  孩子們只負責睡及玩 
 
行至高雄已近傍晚時分了
畢業後  離開高雄已8
忙碌的家庭生活  早已忘了高雄有那些路
但一到下高雄的交流道  所有的記憶立即回復
尤其是那條曾經在6年內走過無數次  從火車站通往中山大學的中山路
帶著我學生時代  離鄉念書學習獨立的路
 
孩子們  正好醒來  知道到了目的地後  都興奮不已
我也是  只是  在我心中  起了更多懷念的漣漪
第一次下高雄  媽媽憂愁不捨的臉依稀
母女倆在宿舍外哭得淅瀝嘩啦的記憶也依稀
事隔14年  當上媽媽的我
這次帶著2個孩子  以遊樂的目的  再次來到母校
回到認識先生的地方
也回到當初我們互許終身的堅持
 
沿路  過往的回憶湧現
吃到飽的家聚  徹夜唱歌的瘋狂
社團帶活動的酸甜苦辣  等待西灣夕陽及日出的浪漫
蘿蔔蹲裡的情話綿綿  柴山攀登的勇氣
漫步於校園長廊的悠閒
…………..
那  真的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總算  我們來得及再看一次久違的西灣夕照
我開心地跟公婆介紹著校園
孩子們則開心地在長廊邊吃點心邊奔跑
 

媽咪手札-052

**翔翔的成長紀事**

 (1. 我是翔翔, 今天310個月)

 

繼成功幫翔翔戒掉吃奶嘴睡覺的習慣後

翔翔現在也不用包尿布睡覺了  YA~

幾次半夜尿醒  邊幫他換新被子時

也讓他知道濕濕的感覺不好受

當然睡前少喝水及帶他再尿一次也是幫他的方法

開心的倒不是省下一片至少5元的尿布費

而是孩子在成長的路上  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而經過幾種小肌肉的訓練後

(如用線接吸管  玩黏土….)

翔翔也會寫ㄅㄆㄇ了  ^_^

看著他專注寫字的模樣  我試想不識字的感覺

一切的文字  變得沒有意義

傳達的方式是表情  是語調

 

現在  我還需要在翔翔的老大情結再多做努力

安安都已經2歲多了  翔翔佔有慾還是很強

常常在玩具分享上  更為強烈

為了保護他喜愛的東西  常常會做出打人的動作

安安被打到也知道要來向我告狀

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 

寶寶約在8個月大左右便已能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而感到愉悅與滿足

到了1歲半左右  寶寶慢慢有了憤怒、恐懼、不安等情緒

並融合了對親情愛的渴求  進而發展出嫉妒的情緒

翔翔已經知道弟弟是無心的  但就是還沒有辦法控制情緒

目前我還在想各種方式讓他學會不打弟弟

老大情結還真久耶

 **安安的成長紀事**

 (2. 我是安安, 今天23個月)

 

安安開始有自己的個性

常常不怕危險想嘗試一些事情

遇到不順他意的事  也會用摔東西來表達他的憤怒

所以這陣子我們的對話都是…

安安: 我自己來~~

媽媽: 不行~~

基於幫助他建構事物認知的想法

我是應該放手讓他去嘗試的

但過往不良紀錄(吃蠟筆, 打破橄欖油, 玩馬桶水…)

以及安安還不太能用言語講道理溝通

我幾乎都是消極地阻止居多

 

兩個孩子年齡接近的好處是可以一起成長學習

就像安安現在常常跟著翔翔講話

也會很好奇翔翔在做什麼而跟著做  如收玩具  刷牙

早上翔翔出門上校車  安安也會吵著要去

可惜因為還有學習落差  安安常常只有3分鐘熱度

我想等明年安安會講完整的句子後  情況會好些

 

我想安安是喜歡熱鬧的

因為保母家還有其他小朋友可以一起玩耍

接回來自己帶後  安安常游手好閒地在家走來走去

玩玩具也總是只有幾分鐘  沒多久就會跑來要我抱抱

我會試著要教他一些東西  但他總是沒幾分耐性

但翔翔下課回來或帶他出去走走

就變得十分活潑

急著跟路人打招呼  介紹自己

 

**媽咪的甜蜜小語**

 (3. 就是愛搞怪~叫他們笑  偏偏唱反調裝鬼臉)

 

好快唷當全職媽媽已經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中  電視看了不少  睡眠沒有多了多少

黑眼圈也沒有消失多少  手因為不停的家事變粗了不少

腰背痠痛了不少

但是因為與孩子們相處的時間增加了

翔翔的同學認識了不少  麥當勞去了不少次

跟老師講了不少話  做了不少孩子要吃的東西

是失去  也是得到

 

每天固定的時間  有固定的忙碌

起床準備孩子的早餐, 書包及先生的水果

帶安安上市場買菜  準備中晚餐

念書  看幼教光碟  玩玩具  偶爾去麥當勞動動

幫孩子們洗澡  哄孩子們睡覺

中間空檔  還得做家事

等孩子們睡著  正好與剛回家的先生聊一天的狀況

是勞碌  也是乏味

 

愛孩子的同時  我也同樣擔心自己的未來

懷念工作時的充實感

每天陷入迷思掙扎中  卻沒有其他選擇

只有靜待  靜待孩子們長大

媽咪手札-051

**翔翔的成長紀事**

 (1. 我是翔翔, 今天39個半月)

 

孩子不斷地在心智上進步  讓媽咪也跟著學到很多事情

單就握筆這事  我才知道原來這看似簡單的動作

對幼兒來說是動作發展上的一大進步呢

以前  翔翔愛拿畫筆畫畫的時候

我並沒有很注意  給了他蠟筆以後

就任由他隨意塗鴉  多半是大線條及大區塊的塗色

對於握筆的動作  也沒太強求

現在翔翔快4歲了  對拿筆很有興趣

有次我拿出ㄅㄆㄇ的練習本給他

他竟興高采烈地丟下手上最愛的汽車玩具來寫

我蠻驚訝他寫字的姿勢耶~

經詢問老師才知在上畫畫課時有教過

也告訴了加強小肌肉發展的助益與方法(請參下列幼兒教養新知)

不會很勉強他要進行練習  所以翔翔都以為我是在跟他玩遊戲

看著他認真握筆的樣子  心中滿是激動

頻頻以鼓掌回應他寫的每一符號

 

上週六日  因為看朋友的baby及參加同學會

在孩子面前抱了初生嬰孩

孩子們都很激烈地扯我的裙子不讓我抱

回家後  私底下與比較有邏輯概念的翔翔溝通與詢問

其中  我問翔翔: 媽媽抱妹妹來跟你玩 好不好

沒想到他居然回答: 不要~ 妳已經生一個安安了耶

(我以為他會說不要就好了)

雖然表面上  我正經地表示對他的愛及說明抱妹妹的事

但心中是暗自竊喜的 ^_^

孩子對我  是獨一無二  而原來

我對孩子而言  也是獨一無二呢

 **安安的成長紀事**

 (我是安安, 今天23個月。2: 爸爸幫我做的紙眼境, 3: 我喜歡布娃娃)

 

安安正在經歷語彙爆發期  每天都有好多話急著跟我說

“”媽媽  妳怎麼了~”=>其實是媽媽  妳在做什麼

不行  這是我的媽媽抱耶”=>其實是不行  媽媽只可以抱我

媽媽  它說什麼”=>其實是媽媽  這是什麼

教安安說話  變成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

 

雖然已經都會念出各種顏色及形狀了

但是真正詢問他時  都是張冠李戴

明明是紅色的  他偏偏堅持是blue

其實安安只是做到記憶而非理解

思索要如何在他腦中做個準確的連連看

將物體的認知建立起來

於是我常利用外出時用實景介紹講解

依照教導翔翔的經驗  應該還要再一陣子時間

 

令人欣慰的是  翔翔已經會教安安一些事了

包括拿玩具 玩玩具  念書等

有了翔翔做為學習的對象

安安學習得蠻快的

無怪乎老人家常說早點一起生小孩的好處多多

 **媽咪的甜蜜小語**

 (4. 媽媽是政治冷感  看電視我們也知道比這個動作)

 

在家裡帶小孩已近1個月了

花了更多心思在孩子們的發展上

但我反而覺得比上班難多了

實在是狀況百百種  加上還得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教

(有時  我覺得我都退化了呢)

尤其是2個活動力超強的小男娃

稍不注意  兩人已做出從櫃子上跳下來等危險動作

(多半是翔翔帶頭  安安就跟著模仿)

常常會引起我極大的震怒而加以處罰

(實在是很敬佩幼稚園的老師  懂得如何陣壓這群小頑皮)

挫敗~~   >_<

 

為了讓孩子有責任心及榮譽感

我在家裡做了獎懲表

告訴孩子們特別好的表現會貼上汽車圖樣

不好的表現則會貼上哭臉圖樣

等貼滿10汽車圖樣  就有獎勵

對已建立常規的翔翔而言  效果不錯

有次為了一項不好的行為  特地將已貼給他的汽車圖樣撕掉

他還一直落有所失呢

但對安安而言  卻不具意義

為了公平起見  我們還是將安安列入表中

藉此希望可以多鼓勵孩子好的行為

**幼兒教養新知**

 

幼兒的手腿發展

幼兒動作發展分成兩大類:粗大動作(或稱大肌肉發展,如:跑、跳、爬樹、攀爬等)和精細動作(或稱小肌肉發展,如:寫字、穿鞋、彈琴等)。幼兒期會發展的動作,主要集中在於手和腿,也是日後所有動作的基礎。

手的發展手部動作是靠大肌肉的控制。78個月大的寶寶可以自己握住奶瓶;1歲之後,可發展到用手掌抓握湯匙。3歲以前,大多可以做到自己吃飯、穿脫衣服、玩積木、丟接球等。

腿的發展1歲以後,寶寶可以學會放手走路,腿部動作的發展,可以協助發展行走動作和相關的技能。例如:2歲左右的幼兒,能向前走及退後走;3歲時可用腳尖走路;34歲則可以學會騎腳踏車。

幫忙做家事有益動動作發展,給孩子一條抺布,擦擦桌子、地板、撿撿菜、收拾書、玩具等,讓他和你一起參與家事,你會發現他很喜歡做這些事,透過家事的勞動,孩子的各項動作也會越來越成熟,也會更有興趣去學習每一個新的事物,認識新的世界。

促進幼兒小肌肉發展的玩具  

  透過玩具及手工創作,能夠促進小朋友的小肌肉發展,手眼協調、語言及其他各方面的發展。所以千萬不要輕視小朋友玩玩具的活動。

˙堆砌類

1體積較小的堆砌玩具(如積木),有助訓練小手指的靈活度及協調操作能力。

2形狀參差的堆砌玩具,除可讓小朋友自由堆砌活動小手,亦可讓他們發揮想像力。

3以鏍絲工具設計的堆砌玩具,讓他們學習控制手指扭動小鏍絲,亦有模仿現實生活的作用。

˙穿繩類

透過穿繩動作,訓練靈活運用手指。

1穿珠玩具與穿繩玩具相似,但珠仔的孔較細,將繩穿過珠仔的小孔,動作需較仔細,對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亦有很大幫助。

2穿珠迷宮玩具,玩法是利用小手帶動木珠穿梭迷宮,讓孩子靈活運用手腕及手指。

˙感官觸覺類

1很多按扭分別會發聲及轉動,可吸引小朋友不斷按鈕來觀察不同變化,是較簡單直接的小肌肉訓練。

2藉不同方法扭動按鈕,能開啟盒子內的小動物,讓小朋友有滿足感,亦有訓練控制小手的作用。

3撥動電話,能訓練小朋友的手指活動。模仿現實生活的電話對話,亦有助小朋友的語言發展。

4玩具小龜背上有3個不同用途的按扭,分別控制玩具小龜不同部位的活動,有助吸引孩子嘗試按不同按扭。

˙模仿類

  透過玩手指偶,有助孩子控制小手指活動;另外,利用手指偶模仿對話,有助孩子的語言發展。

˙創作類

泥膠質地柔軟,特別適合讓孩子鍛鍊小肌肉。將泥膠任意搓壓成他們想象中的物件,有助發揮他們的獨立創作力。